当前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正文

检校是什么意思 检校 当前热门

来源 : 城市网    时间:2023-05-29 15:59:37

今天来聊聊关于检校是什么意思,检校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检校是什么意思,检校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
1、一、勾稽查核之意,加于官名之上。

2、隋时入衔。


(资料图片)

3、唐中前期,加“检校”官职虽非正式拜授,但有权行使该是事职,相当于“代理”官职。

4、如魏征撰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系衔为“检校侍中”。

5、又如,《资治通鉴·唐纪十五》记载“以叠州都督李绩(李世绩)为特进、检校洛州刺史、洛阳宫留守”。

6、唐中后期,“检校”官职均为散官或加官,不具有事职权,主要表达深受恩宠。

7、安史之乱后,“检校”官职盛行,使用范围扩大,连节度使的幕府参谋都采用“检校”官职。

8、宋从太师、太尉到国子祭酒、水部员外郎十九等,都有加检校之官,作为散官,与正职并存。

9、凡内职崇班、武臣副率以上,最先除授及加恩赐时皆带检校官,文臣则授枢密使、宣徽使与节度使方带。

10、元丰改制后,武臣承宣使以下皆废,检校官仅留检校三公与检校三师,用以加节度使之久任者。

11、宋徽宗朝政和(1111-1117)以后,改三公为三少,如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,文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。

12、二、属官。

13、元代中书省与各行中书省属官有检校,掌查核公事文牍。

14、明初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属官有检校,不久废中书省而六部、都察院、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及各府属官皆有检校。

15、清仅江苏各府有检校,掌稽核文书出入之数。

16、元、明、清三代检校皆低级官员,与唐、宋检校官不同。

相信通过检校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X 关闭

精心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众建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